等待拆解的空客a320客机。 本报记者郭俊峰摄
□本报记者韩波陈贺
对老旧飞机进行拆解,将有价值的航材进行检测维修认证后再利用。6月8日,位于哈尔滨的中国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投产运营,此举不仅填补我国航空产业的空白,实现航空制造全产业链的闭环,更为促进哈尔滨早日形成航空产业集群,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新的动能。
“退役”空客a320进驻基地拆解
中国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位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南侧,与太平国际机场的飞行跑道相邻600米,进场处置的飞机落地后将会从机场跑道通过牵引或滑行进入基地。基地分为三期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亚洲唯一的飞机拆解循环再利用基地。目前,投产的为一期项目,有维修机库、航材仓库、动力站、特种车辆库、危险品库、综合办公楼等9个单体工程,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同时建成了7.8万平方米的停机坪。
6月5日,从成都飞临的空客a320成为了进驻基地的首架飞机,停靠在维修机库。维修机库是对飞机进行检测拆解的主要场地,在这个长123米、宽65米、高26米的空间里,可同时停放3架空客a320。
在飞机拆解生产控制板上,记者看到,详细记录着从飞机抵达、接收、检查准备、放油、部件拆卸到机体处置的工作步骤和完成时间。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架空客a320的航龄已有20年,飞行时间已达到5.8万小时,在经过系统检测后,将根据提交的方案,对机体和航材进行科学的拆解和再利用,航材的利用率将达到95%,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中国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运营单位中龙飞机拆解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育泽告诉记者,基地的投产吸引了很多相关航材企业前来问询,在飞机再利用方面,让市民最熟悉的就是飞机的机体,已经广泛应用在餐饮和旅游景区,具有很好的卖点和观赏性。
一期年处置飞机20架形成航材产业链闭环
为什么要对飞机进行拆解?拆解的意义何在?
李育泽向记者介绍,飞机的寿命是有年限的,一般飞行15年至20年就会出现维修成本增加、飞机整体安全性降低等不良状态,这就需要对机龄较高的飞机进行维修、改装或拆解,对状态好、有价值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再利用,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航材产业链条的闭环。
资料显示,2000年到2015年全球已有超过1万架飞机退役,未来的20年,在全球范围内将陆续有12000架商用飞机退役,一架老旧飞机其重量95%的零部件或材料能被回收再利用。
“在中国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既可以将高维护成本的中老龄适航客运飞机改装成能产生较高利润的货机,也可以将适航部件直接循环利用或经维修、再制造,经认证后循环利用,飞机循环再制造是航空制造全产业链进行闭环链接的重要产业,是提升我国航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李育泽说,目前,项目一期建设投产后,可达到年处置20架飞机的产能,三期建设投产后,预期可达到年处置窄体客机100架的产能。同时,基地内还设立了近3万平方米的公用型保税仓库,保税仓库投用后,主要用于仓储保税航材,存储国外航材经销商暂存的保税航材以及为国内和黑龙江的进口保税商品提供仓储服务。
促进哈市形成航空产业集群
由于我们对飞机拆解循环再利用产业的空白,长期以来,航空公司退役飞机往往以低廉的价格销往西方国家进行拆解,所获部分零部件再卖回中国。如何建立和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飞机循环再制造产业,填补我国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势在必行。
李育泽表示,中国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的投产填补了这个空白,不但可为我国的民航运输业作配套,更能充分满足国内航空公司对主要航材的需求,比从国外购买航材降低成本,成为我国飞机拆解循环再利用的“后处理中心”。
据了解,飞机进入基地后,全部拆解、维修及再循环流程均采用可视化管理,无害化处理工艺以最低的能耗实现飞机材料和零部件的循环再利用。基地建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和装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建立了对飞机深度维修及改装、飞机拆解及航材零部件维修再制造、航材管理及销售等多项系统,通过买、卖、租、拆、改、换、修七大经营类别,可为航空公司、租赁商和航材生产经销商提供多元化的飞机再处置解决方案。
这样的新兴产业如何会落在哈尔滨?哈尔滨又有怎样的投资优势?“哈市的航空产业历史悠久,氛围浓厚,有专业的人才储备,拥有一批在国内航空业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是极富吸引力的软环境。哈市地处东北亚经济的核心地带,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商业契机,这将对飞机循环再生产业壮大提供发展的优势。”李育泽说。
国际飞机再循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潘浩文表示,要通过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完善我国航空产业下游生态系统,积极带动国内外飞机航材上下游企业和航材经销商来哈尔滨投资兴业,促进哈尔滨早日形成航空产业集群。